科研成果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科研成果

我院甘薯SNP标记开发研究成果在《JIA》上发表

来源: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时间:2016-09-22 作者:管理员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近年来被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第三代分子标记。我院甘薯育种团队利用Illumina RNA-seq技术,从淀粉含量、薯干产量和茎线虫病抗性差异明显的徐781和徐薯18测序结果中获得1,386个SNP候选位点,进一步采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的特异性扩增方法,利用候选SNP位点设计153组Tetra-primer ARMS-PCR引物,对徐781和徐薯18候选 SNP位点进行检测,103组引物的PCR产物有差异,差异检出率为67.97%。另外,有32组引物扩增PCR产物的电泳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吻合,这32组引物所对应的候选SNP位点在徐781和徐薯18两样本之间得到很好的验证。通过对温度梯度Tetra-primer ARMS-PCR的每个退火温度下所对应的PCR产物的电泳结果的观察,确定最后所得32组Tetra-primer ARMS-PCR引物反应体系的最适退火温度(Ta)。结果表明,Tetra-primer ARMS-PCR方法适合甘薯SNP分子标记的检测,可用于甘薯SN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甘薯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IF 0.724)上,后猛副研究员和我院招收硕士毕业生许家磊为该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强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 (13) 203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1)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204)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www.chinaagrisci.com/Jwk_zgnykxen/EN/abstract/abstract10579.shtml#abstract_tab_content
 
甘薯育种室供稿

苏公网安备 32039102000183号